0516-83379692

新闻动态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观象新闻
新书推荐丨《中国赏石美学》发布会
发布时间:2020-08-17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点击次数:1390


由齐鲁书社联合观象博物馆联合主办的“中国赏石理论建构”学术研讨会暨《中国赏石美学》新书发布会于4月13日在徐州云龙区和平东路观象博物馆召开。



原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、研究员,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岳峰;南京大学美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周晓陆;南开大学美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天津美学学会会长周志强;历史学博士,编审、《中国文艺评论》副主编胡一峰;另有全国赏石界专家、国内部分赏石协会代表、资深收藏家,中央及江苏徐州和全国多个地区媒体记者,以及齐鲁书社总编辑傅光中,《中国赏石美学》作者、观象博物馆理事长李昌银等相关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。

主持人 侯仰军

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、副秘书长,历史学博士,编审


观象博物馆理事长

李昌银

齐鲁书社总编辑,编审

傅光中

原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、研究员,

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主任兼秘书长

岳峰

南京大学美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

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所长

周晓陆

南开大学美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

天津美学学会会长

周志强

历史学博士,编审;

《中国文艺评论》副主编

胡一峰

中国观赏石协会原理论部主任、地质专家

王纪民

少将,书法家,

赏石收藏家

张训彩

资深赏石评论家

文甡

资深赏石评论家

俞莹

《宝藏》杂志总编辑

陆舜冬

会议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、副秘书长 侯仰军 先生主持。会议围绕新时代赏石美学理论体系建设、新时代赏石文化特点与努力方向,中国赏石美学发展的时代路径,中国赏石文化发展的理论、原则与方法,弘扬赏石文化、赏石艺术的时代价值与途径,赏石文献的整理与开发,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热烈的讨论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研讨会现场还展示了一批品种罕见的灵璧石藏品。这既是在徐州举办的一次全国性、综合性、高水平的中国赏石美学理论学术研讨会,也是近年来我国赏石界最顶尖、最集中的赏石展示之一。



时代和实践在呼唤赏石理论的丰富与升华,也在呼唤文化、艺术、教育界和赏石界为此做出探索与努力。赏石界亟需赏石美学理论的指导和规范。对于新时代艺术理论体系建设,赏石美学理论更没有理由缺席。在此背景下,由观象博物馆理事长李昌银先生著作、齐鲁书社出版的《中国赏石美学》应运而生。


《中国赏石美学》以灵璧石为标本,尝试梳理中国赏石文化的历史脉络,尝试总结中国赏石美学的基本要义,力图运用现代美学理论,探究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美学内涵。


此外,作者把中国赏石美学与西方美学作对比,将中国赏石艺术与本国其他艺术类别作对比,总结出中国赏石艺术和审美文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和重要原则,初步探讨了赏石美学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独有一脉的依据,并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真知灼见。本书的出版,不仅对于赏石界,而且对于美学界,都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。



会上,作者李昌银就《中国赏石美学》编撰的缘起、经过和架构等作了介绍。本书出版策划傅光中就图书的编辑、出版等事宜作了发言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本书提出“中国赏石理论建构”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发言。



《中国赏石美学》这部书稿,是作者李昌银先生多年潜心思考和研究的成果,被侯仰军先生郑重推荐到齐鲁书社。拿到书稿后的半年多时间里,书社的有关出版策划、责任编辑、美术编辑、营销人员等认真反复交流书稿的编辑加工、装帧设计,以及市场定位和销售等问题,并与作者保持频繁密切的沟通。经过整个团队的群策群力,从内文到封面数易其稿,精益求精,最终做出了这本既有传统文化内涵,又有时尚元素的图书。


本书于2019年1月面世后,受到赏石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,被誉为内容与形式俱佳的高品质图书。


此书目前在京东、当当网上热销,

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。

咨询热线:0516-83379692


上一条:观象博物馆理事长1.12会展讲话实录
下一条:世纪老人 相聚观象
您感兴趣的文章